聊聊的老规矩

期次:第17期    作者:李秋旸   查看:64
 


 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,但是对我来说,北京就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,是我的家乡。
  前一阵子冯小刚的《老炮儿》,把老北京的文化重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。这部影片让我很有触动。虽然我不是生活在胡同里,但是从祖辈父辈的一言一行中,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京味文化。比如说讲究“规矩”。从小到大,我听长辈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做人一定要守规矩,做事一定要讲规矩”。
  北京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地方,我们从小学习的规矩都是祖辈教的,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。如果你出门在外没有按规矩行事,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“这个人没有家教”,言下之意是父母没教好,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家族的形象。这听着好像有点小题大做,但北京人真的把这些规矩看得很重。
  俗话说“无规矩不成方圆”。因为历史的原因,老北京的礼数多是出了名的。我们从小见到所有的长辈 (不管认不认识)都必须要称呼“您”,就连对自己的祖父母、父母也要称“您”;跟长辈说话前一定要先叫尊称;“谢谢您啊!”这句话老是挂在嘴边,不管是对从事什么职业的人,只要是对方帮了你,就必定得说谢谢,就是在家中也是一样。吃饭的时候规矩也很多:不能吧唧嘴、不能乱翻盘子里面的菜、夹菜不过盘中线、吃饭前要先等长辈入座、长辈动筷晚辈才可以开始吃饭……说到请人的礼数,“三天为请,两天为叫,当天为提溜。”也就是三天之前通知,您算是 “请”人;头两天,您算“叫”人;当天,您这就算是“提溜”人了。懂礼儿的人挑眼,根本就不来。如果有人结婚,重要的亲戚朋友,一般都在婚前一个月上门去通知邀请。如果是一般的邀请,至少都会提前两天通知,好给人家有个准备的时间。我上大学后,经常会收到临时的通知,心里就觉得挺别扭的。
 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殊的文化习俗,这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使然。
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