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凡岗位上的奉献与坚守

———观《榜样》有感

期次:第16期    作者:管宇   查看:76
  《榜样》是中组部和央视联合录制的“两优一先”“两学一做”特别节目。节目邀请了10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、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诠释什么是优秀的共产党人:长征路上,秦华礼不顾钻心刺骨的腿伤,和红军部队一起爬雪山、过草地,连续艰难跋涉,坚决跟党走到底;基层老党员罗官章从县人大副主任退休后,扎根深山19年。他主动出资攻克技术难题,不辞辛劳传授经验,带领村民们种植天麻发家致富;方梅是方志敏独女,不到4岁丧父。为追寻和镌刻父辈的革命岁月和革命信仰,她一生访遍父辈所到之处,人生迟暮仍笔耕不辍,终于完成《方志敏全传》和《方志敏和他的亲人们》两部珍贵著作......他们以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,向我们展示了榜样的力量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,我更是在支月英老师身上得到了最大的收获和启发。
  支月英19岁学校毕业后,毅然决然地前往离家200公里的深山小学任教,一呆就是36年。对于留守儿童而言,支月英不仅是他们的 “支老师”,更是他们的“支妈妈”。她是广大青年老师的道德楷模和岗位标杆。支老师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带来了3点宝贵的启示:
  第一,在面临人生选择时,要更多地考虑到集体和人民的利益。19岁的花样年华,支月英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,留在城市,而是主动奔赴急需教育资源的乡村。任教期间,多数同事都希望调出山外,上级也屡次抛出橄榄枝,但支老师依然心系大山学生,不为所动。今年支老师本该退休,可是她依然选择继续任教。可以看出,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,支月英始终把学生的利益和教育的使命放在首位,走出了一条熠熠生辉的道路。作为青年教师,除了在教学和科研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外,应当始终把“跟党走,和组织保持一致”作为生活的信条。在利益取舍面前,更多地为人民着想。
  第二,在本职工作中,要发扬无私奉献、精益求精的精神。为了改善学校环境,支月英自掏腰包购置教学设备和体育器材;为了丰富教学活动,她经常挑着教育用具走崎岖的山路回学校;为了争取最好的课堂效果,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,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。此外,她还主动为贫困生垫付学杂费,悉心关怀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,常常为他们辅导功课到深夜。支月英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“教书育人”的崇高使命。我们应当以支月英为榜样,珍惜“人民教师”的光荣身份,站好三尺讲台,备好和讲好每一节课,帮助学生实现更加健康和全面的成长。
  第三,在人生道路上,要提倡坚守、勇于坚守。很多时候,选择难,坚守更难。支月英的乡村教师之路,一走就是36年。她的辛勤付出“灌溉”了两代大山人,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正如支老师所说: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,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。人生旅程中,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需要一种“破釜沉舟”的英雄主义情怀。因为只有不计回报、全心投入并且持之以恒,才可能把过程推向极致,最终开花结果。
  选择、奉献、坚守———三个滚烫的大字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。在未来的道路上,我将恪守初心,不负使命,以支老师和其他榜样为镜鉴,找准自身存在的不足,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。让榜样的精神永绽光芒!(作者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