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家的日子,我回了一趟中青院

期次:第16期    作者:陈志强   查看:57
  中秋节的前几天,我得知2016级的师弟师妹们将在中秋节前一天结束军训返校,学校也将在当天办一场“月圆.梦圆.人团圆”主题迎新晚会。纠结着到底要不要回学校去看看。
  回校主意已定,冲出门去,却被一道闪电顶了回来。我快速地回宿舍拿上雨伞,走进雨中。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这团圆的日子想回母校看看,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的!
  跨越40公里,耗时1个半小时,赶到学校,节目早已开场,错过了主持朗诵队的《少年中国说》。
  主持朗诵队表演的另外一个节目是 《地球母亲的呼唤》。这两个节目对我来说恰巧都有着特殊的意义。《少年中国说》是我在主持朗诵队参加的第一个节目,也是借着这节目第一次登上素拓的舞台。而《地球母亲的呼唤》曾将我带上更多、更大的舞台,这个节目第一次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,第一次登上中国剧院的舞台,我都有幸参与其中。
  演出结束前,我偶遇艺术团陈敏琴老师,简短的交流,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几年前。从初次接触队里的这些保留篇目,到一次次重温,逐渐熟络,再到登台主持,这样的回忆有嘚瑟的成分,但更多的是唏嘘。
  每次演出后,都有“主朗人”例行的聚餐。大学4年我们吃遍了学校周围的餐馆,最近吃过学五,最远吃过辣尚瘾,我们把西域美食和吴大姐烤翅吃到 “停业”,我们把民大巷子吃成自家食堂,但是不论怎样,大学四年的脚步还是没能离开以中青院为中心的方圆两公里。
  记得一次临近熄灯时间,我们一路大声朗诵着《青春中国》返回学校。我发了一段小视频,说“主朗人”疯了,后来泽慧评论说“突然好想哭”“也只有我们干得出来”。是啊,大学4年,“主朗人”曾在三棵树表白,在德园喊楼,在锦园演出,如果你在某个夜晚听到窗外传来字正腔圆的喊声,别怀疑,除了我们没有别人。
  不胜酒力的我,回到宿舍倒头就睡。虽然是鸠占鹊巢,借住在师弟的地盘,但毕竟是自己的母校,也是一夜酣眠。临睡前拍了一张夜景,宿舍楼新装了空调,又更换了玻璃窗,但是窗外的景色,没有变。
  第二天回到昌平才知道,有些师兄师姐在中秋节期间也返校了。事先和86级大师姐沟通过,可是没能见上一面。回母校最怕的正是这样的事:风景依旧,却没有见到熟人,甚至于时过境迁,风景也一变再变,不复当年。
  6月离校的时候,校报的师妹约我写稿。很多个夜晚,打开电脑文档,删删改改,却总是觉得词不达意,最后落在纸上的只有题目《四年时光,离别二字》。
  中秋那晚,当我在朋友圈用小视频刷屏时,一些师兄师姐和同级校友留言或者点赞。感慨这中秋晚会应该是除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外,为数不多的全校规模的活动,也遗憾不能亲自回一趟学校,感受一下这样的氛围。
  我突然明白,那一个个我写了又删,删了又写的夜晚,缺乏的正是离校之后的这段经历,缺乏的是从学生到校友这样一个身份的转变。离父母千里之遥,母校就成了另一种寄托。
  一个集体维系的基础往往是集体中的个体,维系我和中青院感情的,自然是我所经历过的。或许用不了几年,我所熟悉的师弟师妹毕业离校,再过一些年,我所熟悉的老师调动或者退休,我也就没有了回校的理由和冲动。但是“中青院”三个字,却会抽象成一个符号,一种精神寄托,勾起我无尽的回忆。
  (作者系青少年工作系2012级学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