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有感而发

创新为什么那么难?

期次:2015年第7期    作者:□何慧敏   查看:96

  近日,复旦大学在迎接110周年校庆之际,却深陷舆论漩涡。其2015年新版宣传片 《Tomylight》被指抄袭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创意,制片人一开始否认抄袭之说。正处风口浪尖之时,复旦大学发布的新宣传片 《日月光华》又被指片尾抄袭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创意。一时“复旦抄袭”成了众矢之的。更有网友这样讽刺:“好歹自家过110周年大寿,结果却拿了隔壁老寿星的旧礼服穿,这也太掉价了。”
  作为我国的一流学府,复旦大学的一言一行必然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。而此次“抄袭门”更让一向以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为校训的复旦大学登上舆论头条。细看宣传片,模仿程度之高的确令人咂舌,影片叙事结构、表现手法、逻辑主线相似度甚高。复旦大学校方微博后来也发布消息,就视频涉嫌抄袭事件致歉。
  分析原因,一方面制片人版权意识极度欠缺,另一方面校方审核严重失责。现今社会,不论是宣传片,还是广告、电视节目,舶来品、仿造品比较多,原创相对匮乏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究其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点。
  一是创新耗时耗力,人们往往却急于求成。就产品而言,创新需要新的产品理念,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。而这些前提是对产品及其市场的深入调研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感、开阔的视野、长时间的筹备,这是一场耗时耗力的工程。因此,创新意味着慢工出细活,急于求成不行。而借鉴、模仿是便捷之路,不仅省去了脑力劳动这一煎熬环节,而且成品通常成效显著,收益颇丰。
  二则是借鉴、抄袭界限不明,版权意识欠缺。不论是国内的学术研究还是产品创作,借鉴和抄袭之别时常处于模糊地带。目前,国内外对于学术论文和影视漫画等作品都有各种抄袭界限规定。以音乐为例,根据国际版权规定,每首歌有8小节相同,即可视为抄袭。国内某些高校也有规定,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引用超过200字而不注明出处,就算作者剽窃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严格执行亦有难度,故抄袭和剽窃的现象依旧存在。
  抄袭在表面上看是直达成功的“直梯”,但实际上却是通向了无底深渊。抄袭等同于窃取他人劳动果实,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视为侵权,这不仅侵犯了原作者合法知识产权,也会对自身品牌和形象造成损害。创新是艰难曲折的,但这才是个人、品牌、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。
  要真正走好创新这条路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于己而言,需要加强责任意识、法治意识,不抱任何侥幸心理,真正潜下心去钻研;于社会而言,支持原创、反对抄袭、加强行业自律,营造尊重知识、尊重劳动、尊重原创的社会氛围;于国家而言,促进相关法律完善、加大盗版、抄袭的打击力度,为原创提供法律、政策、经济支持。唯有全社会洋溢对抄袭说不、为原创点赞的社会氛围,中国舶来品大行其道、原创匮乏的局面才能有所改变。(作者系2013级新闻传播学院学生)